• 首页
  • 党建要闻
  • 权威声音
  • 廉政建设
  • 企业动态
  • 支部建设
  • 先进典型
  • 理论园地
  • +
  • 老干工作
  • 知识问答
  • 在线学习
  • 党建课堂
  • 党员信箱
首页 > 课堂 > 党建课堂 > 正文

延安时期党的组织生活,是什么样的?

发表时间:2019-12-30 10:04:35 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、《党政论坛》 编辑:张晴

  每个党员都要过组织生活

  延安时期,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得非常严格。党的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一样要参加所在党支部或党小组的活动,要过组织生活。每个党员不能搞“特殊化”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,像党小组会,从一般党员到党的领袖都参加。毛泽东曾因不能参加党小组会议,亲自到开会的地方请假。

  党员不仅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,还要担负起应有的政治责任,要时刻关心党的一切。刘少奇在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》中指出:“我们强调了党员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的必要性,而不只是强调参加党的组织生活,因为一个党员,是必须在政治上来关心党的一切,在政治上对党负责的……”

  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

  延安时期,党员的数量由1937年的4万多人增加到80多万人,人员的身份结构比较复杂,有些青年虽然在组织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但思想上没有完全入党。毛泽东总结了当时党内存在的三种情形,“不注重研究现状,不注重研究历史,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”,批评了党内一些同志只会片面地引用个别词句,而不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解决中国问题的现象。

  党中央根据党内的实际状况,在1941年8月1日做出决定,要求全党采取具体措施开展调查研究,并将这种调查研究、了解情况的工作,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密切联系起来。

  延安时期,党员们通过参加组织生活,通过认真研读22本整风文献,通过深入实际了解边区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军事以及生产等情况,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状况,参与不同范围、形式的学习讨论交流和实践活动,不仅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,而且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。

责编:张晴

来源:中国组织人事报、《党政论坛》

湖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建工作处(党委组织部)版权所有
地址:长沙市五一大道351号长沙市省政府二院内 Email:gzwzzb@126.com 电话:(0731)82211473
传真:(0731)82211473 邮编:410011 湖南省国资委值班室电话:(0731)82211158